市城投集团赴挂点帮扶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11月30日下午,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鸿云一行来到昌江区荷塘乡童坊村调研帮扶工作并召开座谈会。集团领导朱查顺、李诗野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驻村干部,荷塘乡、童坊村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陈鸿云一行首先来到了童坊村史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童坊村悠久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基因。陈鸿云表示,这里是革命的起源地,革命的火种曾在这里燃起。新中国成立后,荷塘人民把荷塘垦殖场建设成为全国农垦系统的红旗单位,被誉为“社会主义时代的南泥湾”。集团上下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荷塘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集团员工来到实地切身感受,缅怀革命先烈付出的重大牺牲,回顾艰苦的农垦岁月,将“荷塘精神”始终贯穿于集团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随后的座谈会上,陈鸿云对童坊村的基本情况、村级发展基础、乡村振兴目标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陈鸿云指出,为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展示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切实落实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城投集团党委制定了“改善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条件、拓展人文关怀、提升村组治理”总体帮扶目标,并要求集团驻村干部在尽快梳理出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沟通,做好业态植入、产业帮扶等中长期的规划。
针对童坊村的红色教育资源、绿色生态资源,以及“荷塘精神”这一丰富的精神宝藏,就如何以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推进荷塘乡、童坊村整体高质量转型发展,陈鸿云提出五点意见建议。一是要摸清“家底”。荷塘乡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放大的倍数效应,需要一个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过程,首先要摸清各类生态、土地资源的存量。二是要形成平台。大部分项目的注入需要建设用地做承载平台,需要尽快对辖区内的各类土地性质进行区分摸排,对生态红线外可调规调性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做好储备和谋划。三是要做好规划。通过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产业的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充分借助高水平有经验的团队,大力挖掘荷塘的生态优势、环境优势、文化优势,结合当地的技术产业模式来进行谋划,做一个精准的发展定位。四是要交通先行。交通劣势是长期制约着荷塘经济的发展的关键瓶颈,改善当前的交通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着眼长远,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周边市场,积极谋划全力克服皖赣铁路线对荷塘交通的影响。五是要形成特色。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素,真正找到符合荷塘发展的特色业态之路,要以打造先进、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有吸引力、便捷的整体业态为目标进行谋划。
同时,城投集团也将结合荷塘的具体规划通过上述路径给予配合和推进,尤其是在童坊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第一时间解决帮扶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城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