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雨情,不一样的灾情——昌南新区、城投集团部分民生项目汛期保民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昌南新区、城投集团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主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吸取过去汛期灾情有关教训,着力聚焦民生,回应广大群众期盼,实施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双创双修”建设项目。这些民生项目在今年近期汛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铁炉村整体搬迁
2017年起实施了铁炉村近400户整村搬迁
2016年6月19日,园区干部划冲锋舟进村救灾
唐英大道景航路口
建设了600多米排水渠,增加了排水速度
高墩庙街
投入数百万实施了街面改造,建设了排水沟,及时将水排入西河
北片区路网工程
通过防洪排涝改造工程,对绿地昌南里、植物园片区和陶瓷创意中心片区的水系进行疏排,新建雨水管道2.3km,显著改善原路面积水问题。
体育馆
石岭排涝站总运行功率为396/h 每小时可抽水六千平方,建成后完全改善体育馆及周边的内涝情况。
西河防洪堤
针对原西河片区地势低洼、十年九涝、环境品质极差等实际情况,启动了西河防洪堤的建设。实施1.7公里堤防工程并新建自排闸。
昌南湖湿地公园
昌南湖湿地公园项目是通过对西河沿岸鲤鱼洲、陶金岭、老石岭村等低洼易涝地区的整体搬迁、河道整治和沿河景观的建设,新增面积达千亩的生态水面。
龙山湖公园
龙山湖公园原址地势低洼,多为荒地,杂草丛生。龙山湖水域面积211亩,建成后显著改善206国道及光明大道长期以来的排涝不畅及路面积水问题。
206国道
请专业技术团队对周边的雨水量重新计算和梳理,找出积水根本原因,并根据分析重新规划设计周边排水系统。